暖通空調係統的計算機控製管理(4)
提要介紹了計算機在工業廠房、賓館、大型商住樓和人民大會堂等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7個建築中對空調製冷係統、變風量空調係統的控製管理及城市集中供熱係統的控製應用,這些控製係統均采用了國產計算機控製產品,且經過實際運行效果很好。
關鍵詞機房控製加濕器空調工程實例
AbstractDescribessevencasesofcomputercontrolapplication,includingahighaccuracycontroloftemperatureandhumidity,aVAVsystem,ACsystemsforalargepowerstation,BASforPeople.Systemsinallthecasesoperatewellwithdomesticallymadecomputerproducts.
Keywordscomputercontrol,air-conditioning,engineeringexample
--------------------------------------------------------------------------------
結合以上3講介紹的計算機在暖通空調中的各種應用,本講給出7個工程實例。這些實例都已完工,大部分已投稿運行兩年以上。
6.1化纖廠側吹風的恒溫恒濕恒風速控製
抽絲工藝的側吹剛化纖生產過程中決定產品質量的最重要的工藝環節。側吹風工藝要求空氣處理係統提供恒溫、恒相對濕度、恒定風速、高潔淨度的空氣。浙江華舍滌綸廠采用RH計算機控製係統較好地實現了側吹風空氣處理室外的控製,滿足了工藝參數要求。
為保證潔淨度,此係統采用全新風及中效和高效過濾器。由於送出的空氣將作為回風進入其它空調係統,因此整體來說並不增加新風處理能耗。在室外空氣焓值高於送風露點的焓時,通過兩組表冷器降溫減焓,而當室外空氣焓低於送風露點的焓時,則通過預熱器加熱。通過加熱或降溫的空氣再送到噴淋室內進行等焓加濕,使其相對濕度幾乎至100%,然後通過二次再熱器將空氣加熱到要求的送風溫度。這樣,熱濕過程的控製策略為:
--測量噴淋室後麵的溫度T12,以要求的送風露點溫度為設定值,控製預熱器或兩級表冷器的電動閥門,使T12維持在要求的送風露點溫度的±0.2℃間;
--測量送風溫度T13,控製二次加熱器電動閥,使其溫度控製在要求的送風溫度的±0.1℃間。
實際運行表明,這樣的控製策略可以使送風狀態長期穩定地維持在要求的溫濕度參數上,幾乎不會受到外界氣象參數變化的影響。
為保證恒定風速,送風機采用變頻風機,根據送風箱內的壓力p11控製風機轉速。這樣,由於過濾器積灰導致阻力變化而造成的風量變化將通過風機轉速的改變來消除,用微壓差傳感器測出的p11可長期穩定地維持設定值,從而嚴格滿足了工藝對風速的要求。
為了解兩個過濾器工作情況,在需要時及時更換或清洗過濾器,用壓差開關ΔP11和ΔP12來監測、報警。
測量新風的溫濕度值T11、H11則是為了計算新風的焓,以便決定是用預熱器還是表冷器來調節空氣的露點。
由於噴淋室是工作在等焓噴淋工況,並且在任何工況下都要求將空氣處理至接近100%的相對濕度,困皮不需要進行任何調節,僅是對循環泵進行自動啟停控製,以用於整個機組的自動啟/停。
這一係統自1992年投入運行,係統運行可靠,極少出現故障,保證了送風參數和風速的精確要求,從而為保證產品質量創造了環境條件。該係統服務於從德國巴馬格公司引進的生產線。德國專家在調試過程中不斷檢查溫濕度及風速參數,設有出現一次超限問題。
6.2變風量(VAV)空調
該係統供9個房間,由一個空氣處理室統一送風,每個房間都有容量2~60kW不等的發熱設備,並且這些設備的啟停皆根據電視節目製作要求決定,無一定規律。各房間溫度均要求在設定期值的±0.1℃內,相對濕度維持在35%~70%之間。這樣,用變風量係統通過改變進入每上房間的冷風來使之與室內發熱量的變化同步。
每個房間有一台變風量末端(VAVbox)。該末端實際上是一個風閥及一個風量測量裝置。每一個變風量末端帶有一台控製器,該控製器測量房間溫度及房間溫度設定值,測量變風量箱的風量,控製變風量箱中的風閥。其控製規律為:
--根據房間溫度實測值與設定值之差按PID算法確定變風量箱的風量設定值:
--根據風量實測值與風量設定值之差,按照積分算法調整風閥,使風量實測值達到風量設定值。
通過這種控製方法,可以使房間溫度較好地控製在設定值周圍。風閥的動作一般由兩個因素引起:①室內負荷突然增大或減小;②風機轉速改變或鄰近室風閥動作,引起變風量箱前的靜壓有較大變化。
後一現象出現時,即使房間溫度沒有變化,風閥也馬上動作。這是由於實時測量風量的緣故,這就是所謂"壓力無關"(Pressureindependent)的控製。
可以控製有關設備的執行器實現:
--調節送風機、排風機轉速;
--啟/閉新排風閥;
--啟/閉加熱器、表冷器和加濕器的水閥。為調節這些執行器,所依據的測量參數為:
--通過與各變風量箱進行數字通訊,得到各變風量箱的實測驗風量、風量設定值、實測溫度及溫度設定值;
--距風道末端1/3處的風道內靜壓;
--送風溫度、濕度;
--室外溫度、濕度;
--回風溫度、濕度;
--回風道回風閥前的靜壓。
變風量機組的計算機控製器是在兩個層次上進行控製的:
--根據各空調房間的狀況確定送風機轉速及送風溫濕度的設定值;
--調整風閥、水閥、排風機轉速,使送風溫度達到要求的設定值,同時還不會使各房間出現太大的正壓或負壓。
為了簡單,送風機轉速根據風道上距末端1/3處的靜壓傳感器的靜壓值來調整,通過加大/減小轉速,使該點靜壓維持於180Pa。這樣,每個變風量箱都可以保證有足夠的資用壓頭,在需要時,將風閥開到A時即可達到設計的最大風量。
送風溫度設定值的確定是為了使各房間都滿足溫度要求,亦即在任何時候希望係統中總是有的房間風量達到最大風量的80%以上,有的房間風量則在最大風量的60%以下。為此,控製算法為:
·計算每個房間風量設定值與設計最大風量值之比r;
·若rmax<0.8,則將送風溫度設定值提高0.5℃;
·若rmin<0.6,則將送風溫度設定值降低0.5℃;
·若各房間0.6< rmin<0.8,則送風溫度設定值不變;
·若rmax>0.8,rmin<0.6,則送風溫度設定值不變。
用這種方法,可能盡可能發揮變風量係統的調節作用,滿足各房間負荷變化的需要。由於被控房間屬於內區,全年均為冷負荷,所以不考慮送熱風時的調整。各房間產濕量很小,熱濕比近乎於垂線,因此送風的濕度設定值直接根據房間要求的濕度來確定。
送風溫濕度通過控製加熱器、加濕器、表冷器及新回風比來調節。空氣處理看片网站入口的分區方法詳見第2講。這裏主要討論新回風比的調節方法和維持室內靜壓不出現太高和太低的方法。若室內平均靜壓為零,則空調箱內新回風混和處的壓力p為:
s為從空調房間至空調箱間的風道和風閥的阻力係數,∑Gi為總風量,如果新風閥的阻力係數為sN,則新風量GN為:
即新風與總風量之比。此時排風側排風機風量,排風機應提供的壓頭Δpe
式中se為排風道及排風閥的阻力係數。
因此,當送風機轉速增加時,排風機轉速可同時進行調整,以使室內平均靜壓為零。這可以依據回風閥前的壓力傳感器讀取p0來調整,使p0維持在sr(∑Gi)2。這裏sr為回風道的阻力係數,它可以在初調節時由實測數據確定。這樣調整,不論總送風量如何變化,新回風比可維持不變,當要改變新回風比時,同步開大或關小新排風閥。但由於要求的排風量隨新回風比的改變而變大或減小,因此排風機工作點為會偏移,使得在新風比加大時p0及室內壓力有所增高;新風減少時,p0及室內壓力有所降低。為此還要根據p0的實測值及設定值sr(∑Gi)2,相應增加或降低排風機轉速。
綜合上述分析,新風比及室內壓力的控製規則為:①同步調整新回風閥,以加大/減小新風比;②根據p0調整排風機轉速,使p0→sr(∑Gi)2。
實踐表明,上述調節方式簡單可靠,進入過渡季和冬季後,由於室內仍存在冷負荷,送風溫度完全靠不斷地改變新回風比來調節。
目前中央電視台演播大樓中已有兩個係統(K段、J段)采用了這種VAV控製,並陸續有更多的係統將改為VAV方式。
6.3葛洲壩電廠空調通風自控係統
這是利用微機對分布於大江電廠、二江電廠及1個500kW開關站共3個區的通風空調係統進行控製的中央控製係統。
該係統集散式控製結構,硬件部分主要由4大部分組成:管理工作站RH-MCS(包括中央管理工作站和區域管理工作站),通訊網絡RH-NET,現場控製機RH-DCRU及傳感器和執行器。在管理工作站和現場控製機中配置相應的運行環境軟件和應用軟件。上述軟件和硬件合理搭配組成一套完整的監控係統,該工程中采用1套中央管理工作站、3套區哉管理工作站,通訊係統采用6個電流環,用通訊接口機聯接進行數據信息的轉換傳遞,現場控製機配置包括:RH-OCU-6403型13台,RH-DCU-3202型16台,RH-DCU-1601型93台,以及相應的傳感器、變送器和執行器。
該微機自動監控係統網絡結構上包括3個子係統:即大江電廠空調通風子係統、二江電廠空調通風子係統和500kW開關站空調通風子係統。各子係統相互獨立,因此在微機自控的設計中考慮其靈活性和可靠性,即便於獨立運行,又便於管理,采用兩級管理工作站方式,即大江電廠、二江電廠和500kW開關站分別設區域管理工作站為第二級管理工作站;大江電廠配置一套中央管理工作站為第一級管理工作站,負責葛洲壩全廠的空調通風係統的監督、調度、管理,每個區域管理工作站與其所有的子係統各現場機之間采用電流環通訊網聯接。通訊網負責現場機之間以及現場機與管理工作站之間的數據傳遞。區域管理工作站與中央管理工作站之間采用另一個電流環通訊網相連,負責區域管理工作站以及其餘管理工作站與中央管理工作站之間的數據交換,此區域級電流環與各子係統電流環之間通過環接口機進行數據轉換傳送。
該工程中采用二級管理工作站方式,即中央管理工作站和區域管理工作站。它們在硬件配置上並無區別,主要的不同是在管理權限和功能上。中央管理工作站負責全廠空調通風設備的運行監控管理,而區域工作站負責本子係統內設備的運行監督管理。中央管理工作站的重要職能是協調調度和指導運行,區域工作站則主要負責檢測、控製和管理。
管理工作站基本配置如下:
1.硬件配置
LX-P5/60PT主機
LASERJET-4L激光打印機1台
通訊電源
環接口機
2.軟件配置
DBMAN4.0RH數據庫與通訊管理程序
FORE4.0圖形化及用戶接口定義文件
EUMS設備運行管理軟件
3.基本功能
通過彩色監視器顯示多個不同的畫麵和各子係統實時測量參數,測量數據也可用曲線、直方圖顯示出來。同時可能進行數據處理、儲存和打印任意時間的報表。通過鼠標器,操作人員可以轉換畫麵,檢查以前的曆史數據,指導站內各子係統的運行模式,直接啟動、停止所轄任何一台設備,實現中央管理及實時監測與監控。
通過RH-NET網與各DCU相連,可隨時得到各台DCU的各種測量與控製信息。同時還可以隨時向DCU發出各種控製命令,實現中央自動控製管理。
管理工作站中有3個軟件--DBMAN管理機內硬盤的數據庫及通訊,FORE作為圖形化實時人機接口,EuMs管理係統內的機電設備檔案。以上3種軟件用以支持整個係統的運行和操作,實現微機係統對廠區的空調通風係統的集中管理及監控。
由於葛洲壩電廠的廠區非常大,並且受控設備布置極為分散,同時各子係統的控製要求也不同,為了實現對整個廠區設備的集中管理,降低管理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個有效可靠的通訊網是非常關鍵的。葛洲壩電廠自控係統中采用RH-NET局部通訊網絡,完成中央管理工作站與區域管理工作站之間、區域管理工作站之間、區域管理工作站與現場控製機之間及現場控製機之間的信息處交換。RH-NET有一個突出特點即所有需要交換信息的設備在通訊網內的安裝物理位置不受限製,可以實現任意兩點之間的通訊,其通訊協議采用"廣播"式通訊協議,網內信息供網內所有設備共享。即隻要用戶需要,通訊網內設備可以接收網內的任何信息。網內每一事件的發生都可以對網內設備產生影響。並改變控製機模式或發出警報信號等。各空氣處理室的控製與前麵介紹過的大同小異,因此不再介紹。下麵介紹其中一個冷凍站的控製係統,即大江電廠左區冷凍站。
冷凍站所用設備
--冷水機組3台
--冷凍水循環泵3台
--冷凍水供水泵3台
--冷卻水增壓泵2台
--排水泵1台
--蓄冷水池1座
--電動調節閥1隻
②冷凍站自空設備配置
--RH-DCU-6403型現場控製機2台
--RH-DCWS水道溫度傳感器22台
--RH-CAY-FB水道壓力傳感器11台
--RH-DCYW液位傳感器4台
--RH-DCU現場控製機軟件
③監控功能
--檢測冷卻水進出水溫度、壓力,檢測冷凍水供回水溫度;檢測冷凍水供水泵出口壓力;
--檢測冷卻水上遊、除汙器出口及冷卻水下遊壓力;
--檢測蓄冷水池液位,並可自動啟動補水電動閥進行自動補水及溢流報警;
--顯示各測量參數,修改各設定值,以便改變運行工況;
--監視並調整各設備的運行情況,包括根據上遊水位情況自動投入加壓水泵,根據除汙器出口壓力情況自動進行反衝洗、磁力磁場盤室供水泵的故障轉換;
--循環水泵、供水泵以及電動閥門的控製,包括各種聯鎖、聯動程序控製等;
--自動控製/手動控製的切換;
--控製設備的啟停和切換;
--設備故障報警;
--控製係統故障報警;
--記錄設備運行時間。
在該工程中,自控係統充分顯示了其監測和自控的優勢,實現了對一個龐大而分散的係統的中央和區域管理控製,充分實現了係統的安全運行管理,提高了係統管理的方便性和實時性。同時降低了係統監視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6.4豐澤園飯店空調自控係統
豐澤園飯店為一個公用性建築,該工程的自控工程監控範圍為K1~K8共8個空調係統,X1~X5共5個新風機組,15個送排風係統、令東站、熱交換站、生活水係統及雨水、汙水係統等
該係統由1套中央管理工作站、25台DCU現場控製機、1套RH-NET局部通訊網及若幹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電動執行器等設備組成。
①中央管理工作站功能
--控製係統圖形顯示(網絡圖、係統圖、曲線圖);
--係統運行參數及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與顯示;
--設定值修改;
--設備的遠動控製;
--故障診斷與顯示;
--中央管理工作站的運行控製;
--數據庫檢索和打印報表。
②RH-NET局部通訊網絡
由一台中央通訊接口機(RH-NCI)、25台現場機通訊接口(RH-NTI)及通訊線路構成,它負責中央管理工作站與各現場控製機及現場控製機之間的數據傳輸與數據共享。
③現場控製機
共用9台RH-DCU-4040型現場控製機,12台RH-DCU-2020型現場控製機和4台RH-H-DCU-6260型現場控製機對空調係統、新風係統、15個排風係統、冷凍站、熱交換站、生活水係統和雨水汙水係統進行控製管理。針對不同係統,配置不同型號的現場控製機。
主要功能;
--自動實時檢測新風、送風、回風和被控環境溫濕度;
--自動實時檢測冷熱水閥門開度及送風機、進風機、排風機的啟停狀態;
--自動實時檢測蒸汽壓力、熱水溫度、流量、水泵啟停狀態及水池水位;
--根據氣象參數及不同控製要求,自動調節和切換各閥門,從而控製新風處理狀態及全空氣空調係統的室內狀態;
--能夠實現被控參數設定值的修改;
--能夠接收中央管理工作站的遠動控製功能;
--風機與相關閥門的軟件聯鎖;
--控製機具有掉電保護功能。
④自控係統基本控製原理
空調係統及冷凍站係統的控製原理在前幾講中已經有深入論述,本講不詳細複述,現對該工程中的給排水係統進行說明。
豐澤園飯店的水係統控製機範圍主要有:生活水係統、高低區熱水係統、凝結水係統。上述係統共用一台RH-DCU-6260型現場控製機。生活水係統中有兩台生活水泵,一用一備。根據屋頂水箱和地下貯水池的水位來控製泵的啟停,並實現報警。高低區熱水循環泵一用一備。由回水溫度來控製啟停。同時檢測熱交換器內的水溫和混水器的水溫。凝結水泵由凝結水池的水位來控製其啟停,同時實現溢流報警。汙水和雨水係統配置兩台RH-DCU-4040型現場控製機來實現自動控製和報警。汙水係統共有4個汙水池和8台汙水泵。每個汙水池配置2台汙水泵(一用一備),汙水泵的啟停由汙水池的水位來決定,當液位達到溢流水位時係統會溢流報警。雨水係統共有2個雨水池、4台雨水泵,每個雨水池配2台雨水泵(一用一備),同時由雨水池水位來控製雨水泵的啟停,並能及時發出溢流報警。
本工程已運行5年以上,由於應用了微機控製係統,給飯店的後勤服務和管理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各係統的運行效果明顯提高。加強了設備運行的合理性,降低了能耗,同時加強了對樓宇設備的運行管理,提高了運行管理的科學性。
6.5撫順市新華區熱網控製
由於某些原因限製,管網的熱源側管徑小於末端管徑。為了增大供熱麵積而利用現有管網,采用高溫水小流量、在熱力站混水的看片网站入口,同時使用RH分布式計算機控製係統進行控製調節。
全熱網共32個熱力站(現增加為35個),供熱麵積280萬.m2,在鍋爐房設中央管理站,在各熱力站安裝RH-DCU-4040現場控製機,通過電話線將各熱力站的DCU現場控製機與中央管理機相連,構成分布式係統。另外還在鍋爐房、泵房及補水站等處設置了3台RH-DCU-4040進行係統的補水、定壓控製及熱量、水量的監測統計
供回水間安裝混水泵以實現混水;供水管及混水管上安裝兩個電動閥以調節供水量及混水量。為有效地對這兩個電動閥進行控製並了解熱網工作狀況,測量供回水及用戶側壓力p1、p2、p3及這3個相應點的溫度T1、T2、T3。由於熱網各支路間相互耦合較嚴重,因此不易對各熱力站進行單獨控製。此工程采用了全網集中分析調節的方法。
各熱力站的現場控製機將實測的壓力、溫度值每5min一次通過通訊網送至中央管理機。中央管理機計算各熱力站用戶側將出現的供回水平均溫度(T2、T3之平均值),再進一步計算出全網各熱力站調均時各熱力站用戶側供回水的平均溫度。以此為設定值,計算出要使每個熱力站的水溫調至設定值時,其流量將變化的倍數,再根據在線分析識別出的各支路間相互的耦合性,得到對各熱力站的供水閥和混水閥需要的調節量。此調節命令通過通訊網送到各熱點站,各熱力站現場控製機接到命令後,進行相應的調節,同時將調節後壓力、溫度等參數的變化情況返回到中央管理機,供中央管理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判斷,並做出下一步的調節命令。這樣的過程重複4~5次後,一般可基本實現全網均勻。以後中央管理機隨時監視係統的變化,發現哪個熱力站由於某種原因出現不同工況,就及時進行相應的調節。
這種混水式熱網的一個主要缺點是末端用戶側壓力偏高。由於管網水力工況的要求,末端有些熱力點回水壓力達390kPa,接近於用戶散熱器400kPa的耐壓要求。除調節計算機係統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監視用戶側回水壓力,若發現有升高的趨勢,立即關閉供水閥,防止用戶散熱器超壓破裂。此任務由每個熱力站中的現場控製機承擔。根據熱力站內壓力傳感器安裝的標高不同,分別設置了超壓保護界限。一旦發現壓力到達此界限,立即關供水閥,同時記錄當時閥位及供水壓力等數值,保護DCU現場控製機內的數據,通知中央管理機,並繼續觀察係統的壓力變化。當發現供水閥前的供水壓力降到保護時動作的壓力值以下時,即逐步試探地打開供水閥,若供水閥開啟一些後回水壓力未大幅度升高,則逐步將供水閥恢複到保護之前的狀態,同時通過中央管理機,使中央管理機恢複對這個站的控製調節。
中央管理機除控製調節外,還具有許多管理功能,如以圖形方式顯示係統各點的壓力、溫度及各調節閥閥位,顯示各支路至熱源間水壓圖,顯示各參數的曆史曲線,統計鍋爐房總的熱量、流量、補水量及其變化等情況;此外還具有故障診斷功能,及時分析計算機係統及供熱工藝管道係統的各種故障,及時報警,通知運行維護人員及時處理。
該係統自1994年起全麵運行至今,效果良好,計算機係統保證了這種混水方式的正常安全運行,並大大方便了維護運行管理人員,提高了係統管理水平。
6.6濰坊國際金融大廈IBS係統
濰坊國際金融大廈是一座集金融、賓館、寫字樓、舞廳、娛樂、商務辦公、體育活動、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廈。甲方對大廈IBS係統設計安裝總體要求是通過對大廈結構、係統、服務、管理以及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互聯係進行優化考慮,建立一個投資合理、高效、舒適、便利的工作、生活環境,建成一個先進的智能大樓。針對以上要求,本工程設計思想如下:
總體設計思想是保證大廈的先進性、開放性、可擴展性、經濟性及安全可靠性。按樓宇工程智能5A要求進行設計,以保證大廈的先進性;在設計中充分考慮支持任何廠家的通訊數據、圖像設備,以保證大廈的開放性;在設計中充分考慮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支持新技術如1.55Mbps的ATM及100Bas的VG-ANYLAN,保證大廈係統的可擴展性;在設計中通過統一的設計構思、設計方法來降低大廈的投資成本,以保證大廈的經濟性;在設計中盡可能地選用性能價格比較好的產品,以保證係統的安全可靠性。工程中本著適應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該智能建築中各子係統規模大、控製對象多且分散、各子係統之間以及建築物內、外信息傳遞速率和共享程度高要求的諸多情況,將各子係統進行優化係統集成。
係統集成的本質就是達到資源的共享,從設計的角度講就是實現最優化的綜合統籌設計,實現最優的性能價格比。根據用戶的要求,本工程中主要有如下係統。
6.6.1綜合布線係統
本工程中布線係統包括語音傳輸、數據通訊和BAS三部分內容,其中BAS部分包括保安係統和樓宇自控係統等樓宇中各子係統的大部分數據通訊電纜。這樣做可大大減少建築物中淩亂的電纜數量,使其規範化、合理化,同時也為將來樓宇設備擴充時的新增電纜留下餘地。
6.6.2樓宇自控係統
6.6.2.1建築設備自動化係統
本工程中應用RH型分布式微機控製係統進行集中控製管理,其基本控製範圍如下。
空調係統:空調機組11台,新風機組2台,風機盤管533台。
冷凍站:3台吸收式冷水機組,3台冷卻塔,4台冷卻水泵,2台補水泵,2台冷水泵。
熱交換站:6台熱交換器,2個水箱,4個循環泵,4台補水泵。
通風係統:送排風機34台。
給排水係統:生活給水泵2台,潛水排汙泵4台,生活消防共用水箱3個。
變配電及照明係統:變配電所設備(包括4台變壓器、1個發電機、4上高壓櫃、32個低壓櫃),四層照明監控,每層4組控製監測點。
電梯係統;6部電梯,2部自動扶梯。
6.6.2.2保安係統
本工程中應用德國安福公司的保安產品,其係統包括:
--閉路監控係統
--出入門控製係統
--保安防盜係統
--保安巡更係統
6.2.2.3消防係統
本工程中使用的是德國安福公司的BMC664型計算機火災報警及聯動控製係統,其內容包括:
--火災報警與消防聯動控製係統
--火災探測報警係統
--火災探測器係統
--火災設備聯動控製係統
6.2.4車庫管理係統
每一個進入車道包括如下設備:
--自動出票機
--讀卡器
--自動閘門器
--車輛轉換器
6.6.3辦公自動化係統
6.6.3.1酒店管理係統
本工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清華大學軟件中心WINDOWS版酒店計算機管理係統。
6.6.3.2廣播係統設計
本工程中建築功能可分為:娛樂區、購物區、寫字辦公區和客房區等,依照不同區域要求,廣播對應提供:背景、音樂、緊急廣播和背景緊急廣播。
硬件配置如下:
--背景音樂用CD唱機
--緊急廣播用廣播話筒和雙卡錄音機
--管線接音箱
--音量控製器
--揚聲器
該係統已從1996年起陸續投入運行,並逐漸反映出它在提高大樓的科學化管理水平中不可取代的作用。
6.7人民大會堂的空調自控
人民大會堂的空調及製冷站係統采用RH分布式計算機控製係統進行控製管理。它由6台中央管理機、近60台RH-DCU現場控製機及相應的通訊網絡和通訊設備構成,係統主要分冷凍站的控製管理和幾個區空調的控製管理。計算機網絡見圖6-11。由於人民大會堂的使用特點,各廳堂在使用前要迅速將環境參數調整到要求值,在使用時負荷會突然增加,要求空調係統能及時做出反應,對環境參數給予準確控製。此外,各廳的同時使用率不高,因此通過風道連接各廳的空調係統,在需要時調整有關電動風閥,可調用鄰近廳堂的空氣處理設備共同承擔一個廳堂的預冷和使用時的高負荷,同時還可使一台空調機出現故障時啟動鄰近的機組。
①根據廳堂使用要求和空調機組狀況,自動對風閥進行一些相應轉換,對風道係統進行調整。
②根據預選規定的時間表,自動提前啟動空調係統,使相應的廳堂在規定的時間達到要求的環境參數,並能在負荷大幅度變化下維持環境參數。
③根據各廳堂空調的要求,相應調整冷凍站冷凍機的運行台數,使之與變化的需求相適應。
這些工作都由設在幾個區的中央管理機承擔。由運行管理人員預先設定好各廳堂要求的運行時間表和各時間段的溫濕度標準、風道調整要求等。中央管理計算機即可根據這些要求,實時指揮各台現場控製機進行相應操作,完成這類控製調節任務。
人民大會堂空調自控係統已連續運行3年以上。在各項重大的國事活動中很好地實現了各廳堂的各種環境控製要求,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好評。計算機控製係統的采用,提高了係統運行的可靠性,使要求的各種環境條件得以準確實現。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在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的係統中全部采用國產設備(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通訊係統及傳感器),並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表明我國的空調計算機控製的研究、開發、設備生產及工程實施能力都已達到很高水平。在一般的控製工程中應優先考慮國產產品和係統,不一定全部采用進口的。中國已有能夠承擔和出色完成重大的空調計算機控製工程的全套軟件、硬件和工程實施的民族企業,但是仍需國內各界同仁共同提攜,才能將這一株幼苗培養成大樹,使我國暖通空調領域的計算機控製管理技術和產品掌握在中國人手裏。這是發展我國暖通空調領域中的計算機控製技術,也是發展我國暖通空調事業的唯一途徑。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