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製製冷係統製冷劑充注量?
在維修實踐中經常出現製冷劑充注量不當而使設備運轉不正常。那麽怎樣控製製冷劑加注量,加入量不當又會引起哪些故障呢?本文將從這兩個方麵對不同製冷係統進行分析探討。
一、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
1、水冷冷水機組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
在中央空調和工業生產工藝降溫中,水冷冷水機組使用比較普遍。這種機組由壓縮機、臥式殼管式冷凝器、熱力膨脹閥、臥式殼管式蒸發器及必要輔件組成一體。結構緊湊,操作控製方便,安裝調試簡單,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對於沒有設置高壓儲液器和低壓汽液分離器的製冷係統,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尤為重要。因為這種製冷係統是冷凝器兼作高壓儲液器,製冷劑加多了會儲存在冷凝器中,淹沒冷凝器散熱簇管,使散熱麵積減小,冷凝壓力升高,導致製冷量下降。
對於這類製冷機組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在充注過程中,一摸冷凝器外殼溫度,冷凝器出液口上口以上發熱,出液口上口以下發涼就可以了(發熱說明有壓縮機高溫排氣在裏麵冷凝,發涼說明裏麵是液體空間);二看吸氣壓力,要與蒸發器內冷媒水溫度相對應(也就是與蒸發溫度相對應);三看壓縮機回氣管溫度,高溫機組回氣管應發涼結露,但結露到壓縮機回氣閥就可以了;低溫機組回氣管應結霜,但霜結到壓縮機回氣閥就可以了。如果結露或者結霜到壓縮機外殼,液態製冷劑就會進曲軸箱,會引起壓縮機跑油和液擊。對於封閉式壓縮機來說還會使電機接線端子短路。雖然大部分封閉式機組接線端子用密封膠密封了,但由於密封效果的不確定性,短路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2、風冷冷水機組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
風冷冷水機組因不需要循環水係統,在戶式中央空調和小型商用製冷係統中使用普遍,由於使用風冷冷凝器,其製冷劑充注量控製與水冷冷凝器有區別,就是在充注過程中要摸散熱器翅片溫度,在夏天,工作過程中散熱翅片全部麵積應發熱,如果上部發熱,下部發涼,說明製冷劑充多了,發涼部分儲存了液體製冷劑。冬天由於環境溫度低,即使充注量正常,散熱器下部也可能發涼,那麽用這種方法就無法判斷了。其他特征與水冷式機組相同。
3、家用空調器製冷劑充注量的控製
家用空調器一般是蒸發器采用空氣強製對流冷卻方式,降溫速度快,冷凝器采用風冷方式,空氣強製對流。窗機無外接口,在維修過程中需把原來的製冷劑放盡,再重新充注。分體機都有外接口,許多情況下是補充部分製冷劑。在加注製冷劑過程中,判斷充注量的基本方法是觀察蒸發器翅片發涼或結露的情況。啟動空調器,一邊加注一邊觀察,蒸發器表麵全部發涼或結露時應停止加注。否則就會過量。當然剛開機時蒸發器的傳熱溫差大些,製冷劑汽化速度快循環量也大些。室溫降下來後蒸發器傳熱溫差小了,製冷劑循環量會變小。這不用擔心,空調壓縮機上都有汽液分離器,室溫低了後少量多餘製冷劑會儲存在汽液分離器裏,對壓縮機和係統工作沒有影響。加注量隻能以剛開機降溫時的循環量為標準。
4、家用冰箱製冷劑加注量的控製
家用冰箱沒有加注製冷劑的活動外接口,補漏或者更換器件後要重新加入製冷劑。由於冰箱製冷係統沒有設置汽液分離器或儲液器,而且冰箱降溫終了溫度低,那麽在開機加注製冷劑過程中,剛開機和自動停機時,由於蒸發器工作環境溫度相差較大,製冷劑循環量相差也很大。如果以剛開機時蒸發器表麵全部發涼或結霜為標準確定加入量,那麽降溫終了製冷劑循環量就多了,箱外壓縮機吸氣管會結霜,甚至壓縮機外殼結霜。這是不妥的,會導致冷量損失和壓縮機跑油,甚至壓縮機液擊損毀。此外,冰箱製冷劑加注量不大,一般不超過0.2千克。所以冰箱充注製冷劑不可急躁,一邊開機一邊從低壓工藝管以氣體成分慢慢加入。觀察壓力表指示和壓縮機工作電流,不宜過大。冰箱加氟調試過程一般要兩個小時左右才能完成(環境溫度不同,降溫時間有長短)。為了便於冰堵處理,加氟正常後要試運行觀察24小時才能將工藝管封口。
冰箱製冷劑充注量應該滿足下列條件:
a、冰箱能自動停機;
b、工作過程冷凍室和冷藏室蒸發器能結滿霜;
c、箱外壓縮機回氣管隻結露不結霜。
如果操之過急,剛開始就充注到蒸發器全部發涼或結霜,那麽降溫終了壓縮機回氣管就會結霜,這時就要放掉多餘的製冷劑,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開始充注量多了使壓縮機超負荷工作,容易過載保護或燒毀壓縮機。
二、與製冷劑充注量有關的製冷係統故障分析
1、製冷劑充注量不足
製冷係統製冷劑充注量不足反映出的參數特征是:蒸發器結霜或者結露不滿;壓縮機吸、排氣壓力下降;吸氣溫度偏高;壓縮機電機工作電流下降;壓縮機運行聲音變低。直接結果是機組製冷效率下降,達不到預期製冷效果。
製冷劑充注量不足並不難判斷,值得注意的是供液管路堵塞(過濾網、毛細管等)膨脹閥調節太小也會造成蒸發器結霜或結露不滿,機組製冷效果下降,這個時候即使製冷劑過量,蒸發器仍然結霜或結露不滿,吸氣壓力低。這就需要綜合分析,找他們的不同特征。堵塞另有其表現,一般堵點是出現在通路細密環節,也就是通徑小的地方,如幹燥過濾器和膨脹閥的過濾網,毛細管等。這些都是製冷係統的高壓部分,正常情況下是常溫的,如果堵塞了,那麽堵點後就會變低溫了,現象是堵點後結露或結霜。如果通路不堵,應該是節流器後麵開始結露或者結霜。
初學者常把堵塞當製冷劑不足來處理,不斷的充注製冷劑,不但蒸發器始終結霜或結露不滿,還會出現製冷劑過量的故障特征。
2、製冷劑充注過量
製冷劑充注過量在蒸發器和冷凝器上都有特征表現,如果節流器(毛細管、節流閥)不能完全自動調節,那麽供液過量後蒸發不完的液體會回到壓縮機上來,使壓縮機外殼結霜或結露。如果節流器能完全自動調節,或者人為調小膨脹閥的供液量,那麽壓縮機回氣管結霜或結露正常,多餘的製冷劑液體會儲存在高壓部分,對於沒有高壓儲液器的係統,多餘的液體製冷劑就儲存在冷凝器中。這時候表現的特征是冷凝壓力升高,蒸發壓力蒸發溫度也升高,製冷效率下降,降溫速度慢,機組工作電流升高,機組工作聲音變得沉悶。
當然,如果製冷係統內有大量空氣,也會出現這種特征,但它們有其他的特征區別,那就是製冷劑過量時,對於風冷冷凝器,散熱翅片上部發熱,下部因儲存液體發涼;對於水冷冷凝器(臥式殼管式),殼管高度方向上部發熱麵積小,而下部因儲存過多液體製冷劑發涼麵積多。
係統有空氣但製冷劑量正常就沒有這個特征。
三、製冷劑不足或過量的處理方法
在處理故障的時候,係統製冷劑不足要與供液管路堵塞相區分,雖然都是蒸發器結霜或者結露不滿,但堵塞另有特征,出現堵塞要視具體情況先解決堵塞問題,再補充製冷劑。直到蒸發器結霜或結露正常。係統製冷劑過量要與係統內有空氣相區分,確認係統製冷劑過量後,回收部分製冷劑到係統外。到係統各項運行參數正常為止。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