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和露點對塗裝,噴塗行業影響
塗裝工作質量的好壞與許多因素有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施工期間的空氣濕度。在施工時相對濕度過高可能引起塗漆表麵結露,在有露水的表麵塗裝,會引起材質的鏽蝕及降低塗層的結合力。如果塗層幹燥期間濕度較高也可能損害塗層的性能,例如幹燥時間延長、麵漆失光發白、雙組分塗料的化學反應推遲。
空氣中的濕度通常用“相對濕度”(R.H)來表示,這是在某一溫度時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相對濕度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當相對濕度為100%時,說明空氣中水分飽和,通常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都在50%~90%之間。按照常規,相對濕度超過85%時,不進行塗裝工作。在相對濕度大於85%時,進行塗裝的塗層,一般施工質量較差,容易引起泛白、裂紋、附著力下降、塗層剝落等弊病。當然個別特殊塗料可以例外,例如大漆在相對濕度75%~80%的條件下,漆酶的催化活性較強,僅12~24小時即可幹燥,漆膜光亮飽滿。某些潮氣固化型塗料,如聚矽酸鹽無要富鋅底漆和濕固化聚氨酯塗料,利用大氣中的水分而進行固化,其所需的最低相對濕度按廠家的規定來確定,在幹燥氣候下,還要噴細水霧來增加濕度,使反應正常進行。
在濕度未飽和時,空氣變冷,相對濕度上升,溫度下降到空氣濕度飽和時(即RH=100%),水分開始結露的溫度叫“露點”。此時空氣中冷凝水分開始沉積於一切物體,包括剛塗過漆的表在及將要塗漆的表麵。結露最有可能發生在傍晚和清晨,當空氣溫度大幅度下降時,結露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根據季節和天氣條件有時可以延續到第二天上午。相對濕度較高的熱空氣所包圍的較冷鋼材,也容易引起結露。
一般來說在下雨、下雪、大霧無塗裝工作都應停止。在冬季,塗裝工作經常不能順利進行,尤其在冰雪融化期間結露現象更嚴重。為了避免結露,塗裝隻能在被塗物表麵溫度高於“露點”3℃時,才能進行塗裝。鋼材等表麵溫度可以用接觸型表麵溫度器測得,“露點”可以根據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來確定。空氣溫度的測量與一般測量方法相同,濕度可以用濕度儀測量,“露點”可以查表,也可用露點計算尺查到。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