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恒溫恒濕展櫃施工技術
摘要:一台好戲的成功演出,離不開一個好的舞台:展示空間就是搏物館展覽的舞台,一個展覽的成功更需要好的展示空間,展櫃作為一種較好的表現形式和手段在博物館中大量采用,它的設計考慮了文物保護、文物安全、美學視覺效果、操作實用技術等各項要求。展拒是博物館以真實的態度和藝術的效果向觀眾展示文物藝術品的空間,是博物館和觀眾進行無聲交流的直接場所,同時也是保護文物和保證文物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恒溫恒濕展櫃在展櫃製作中,增強了密封性能的要求,阻礙外界有害氣體侵入,展櫃內溫度和溫度實現連續可調,照明采用冷光源照明,並在安全指標中嚴格控製,是一種很實用嚴謹的設計理念,由於其具有良好的恒溫恒濕特性,且多方麵考慮實用性、視覺效果,已在諸多博物館中得到采用,收效甚好。
關鍵詞:博物館;恒溫恒濕展櫃;技術特點;工藝原理;操作流程
一、恒溫恒濕展櫃施工技術特點
展櫃自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阻礙外界有害氣體侵入,所以具有防磁、防塵、防有害氣體侵入的作用。
展櫃照明采用冷光源照明,避免傳統光源產生的熱量和紅外線對文物造成的損害,文物的完好性得到了保證。
展櫃具有防盜功能,櫃門至少安裝兩個鎖眼,分人管理;櫃內置振動報警器和其它報警裝置;玻璃具有足夠抗衝擊能力;以此確保展櫃內文物的安全。
展櫃玻璃選用無色水白玻璃,可以避免玻璃顏色造成的失真情況,通過高精研磨技術呈45°粘接,使展櫃呈現美觀大方、色調統一、便於觀眾欣賞的實用性特點。
二、恒濕恒濕展櫃工藝原理
采用木龍骨作為展櫃的基座的主框架,木龍骨外做防火處理塗刷防火塗料;應用細木工板作為底層封板,將展櫃基本的框架形成,再用鉛塑板作為飾麵板,提高展櫃的密封性,為櫃內溫度、濕度的恒定奠定基礎;展櫃外配置玻璃罩,根據展櫃尺寸大小、安全等級,采用不同的開啟方式,設置不同的防盜功能;展櫃的照明裝置具有對展覽品的保護功能,可以阻斷紫外線和照明熱,不開啟展示櫃門也能進行維修。
展櫃在良好密封性的基礎上,內部應當安裝有溫濕度自動測定儀器和控製濕度的設備。展櫃控製濕度的第一種選擇是安裝去濕機,第二種選擇是放置吸濕緩衝材料,此選擇要求在展櫃下層箱體中留出足夠空間用於放置吸濕緩衝材料。
三、恒溫恒濕展櫃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求
1、施工工藝流程
根據國內外文物展櫃的設計理念,結合現場的設計施工圖,製定合理的工藝流程。主控施工項目為箱體龍骨安裝、箱體基層蒙麵、飾麵板的安裝、照明設備安裝、防盜係統的配置與安裝、玻璃罩的製作與安裝、溫濕度測定與控製設備的安裝。
2、具體施工藝分述
1)組織機械設備與配料劃線
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展櫃的施工特點,配備合理數量的木工機具,挑選熟練技術人員測量尺寸及各關鍵點標高,進行配料、劃線。
依照實際的尺寸進行配料,應先配長料和寬料,後配小料;先配長板材,後配短板材,順序搭配安排;配料前檢查加工件的規格、數量,並根據各工作的表麵顏色、紋理、節疤等因素確定其正反麵,並做好臨時標記,畫線必須準確、清楚,以保證櫃體完成後的平整、無縫隙,良好的密封性能。
2)箱體木龍骨安裝(防火塗料塗刷)
根據施工圖紙要求,依照展櫃的形狀將木龍骨固定到位,形成箱體骨架。木龍骨外塗刷三道防火塗料,以此保證龍骨的防火性能。
木龍骨安裝嚴密、方正牢靠,結合處不得歪扭、鬆動,不得缺件、漏釘和漏裝,必須嚴格控製尺寸、標高定位(誤差務必控製在3mm以內),基座承載力符合圖紙及實際使用的要求。防火塗料道數、厚度不得減少,塗層均勻牢固。
3)箱體細木工板蒙麵、飾麵板安裝
框架外封板使用裝飾細木工板,封板外飾麵采用鋁塑板完成。飾麵板與基層板之間采用膠粘貼和。飾麵板與基層粘和後,需在其側邊使用封邊木條、木線、塑料條等材料進行封邊收口。凡直觀的邊部,都應封堵嚴密和美觀。
4)照明設備安裝
泛光照明要求為可調光熒光燈照明,要求照度可調整範圍在50~400lx,色溫範圍在3000~4000K;光纖照明要求為優質光纖維照明係統,作為展品重點突出照明,光源體和發光體分離,阻斷照明熱,無紫外線產生。
做好照明線路的隱蔽,能夠根據不同文物的特點做出科學合理的照明看片网站入口,櫃內照明做到最大程度的突出文物的光彩,淡化其它部位和光源體光線的存在,燈具安裝做到最大程度的隱蔽性,以達到文物展覽的最佳效果;光纖頭具備聚焦功能,燈頭的安裝位置可以任意靈活調整,燈箱板采用力,並具有防紅外線功能。
5)防盜係統的配置和安裝
封閉展櫃的防盜一般使用多維駐波探測器VU-2,采用超聲波原理,通過一個發送端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充斥整個密閉空間,形成一個類似於磁場的波場。在這個空間穩定的情況下由處理器分析記錄接收端接受到的超聲波信號量。當這個環境遭到破壞,必然導致穩定的波場遭到破壞,從而在接受端造成一個信號量的變化,處理器通過對這個變化信號量的分析以確定是否有報警信號的輸出。對於單個獨立全封閉的展櫃,在體積不大於3m*2m*2m的情況下,使用一個多維駐波探測器進行防護是最好的。對於如青銅、瓷器類有一定重量的文物可以用多維駐波和壓力探測器聯合使用。
展櫃的鎖具為超硬度的耐磨、防鏽材料,分人分組進行配置。
鎖具安裝位置具有隱蔽性,安裝時調整好預緊力,保證鎖具開關靈活;展櫃關閉後必須保證展櫃內部的密封性。
6)玻璃罩的製作與安裝
玻璃采用防彈玻璃(非低反射玻璃超白玻璃),具有通透性好、抗衝擊力、防紅外線、防爆、安全防盜的功能。玻璃經設備切割、磨邊、切削45°角、精磨、拋光後采用進口無影膠粘接,保證其美觀、粘結牢度和氣密性。
玻璃加工尺寸符合圖紙要求,玻璃無崩角、崩邊、表麵劃痕等缺陷,45°接角是展櫃製作必須達到的專業指標,絕對保證氣密要求,通過高精研磨技術呈45°粘接,粘接牢固。為防止玻璃自然爆裂,通常文物級展櫃是不允許采用鋼化玻璃的,因為鋼化玻璃防爆等級太差,容易對文物造成損壞,不能達到安全係數等級。展櫃玻璃應視線開闊,並考慮到兒童觀看要求。展櫃玻璃避免產生顏色失真,而含鐵玻璃呈綠色或藍色,不適宜用於博物館展櫃。
7)溫濕度測定與控製設備的安裝
展櫃內部應當安裝有溫濕度自動測定儀器和控製濕度的設備。
展櫃控製濕度的第一種選擇是安裝去濕機。當濕度超過要求範圍時,濕度控製儀能自動開啟去濕機降低濕度並同時顯示報警信號。
展櫃控製濕度的第二種選擇是放置吸濕緩衝材料。此選擇要求在展櫃下層箱體中留出足夠空間用於放置吸濕緩衝材料,例如矽膠。吸濕緩衝材料在夏天潮濕氣候下可吸收潮氣,在冬天幹燥氣候下可放出水分保持展櫃內濕度穩定。工作人員需要隨時根據氣候特點更換吸濕緩衝材料。展櫃下層矽膠箱體應該和上層文物展出部分有足夠氣孔進行空氣交換。在展櫃下層預留吸濕緩衝材料箱體的目的是為了在更換矽膠時應該不影響展櫃中展品,即不需要移動展品。
控製濕度采用吸濕緩衝材料時,在夏天工作人員需要將吸濕緩衝材料經過烘幹後,使之具備吸濕能力後放入展櫃中才能發揮作用。在冬天,工作人員需要將吸濕緩衝材料放入濕度較大的小環境中使之吸收足夠水分,使之具備放出水分能力後放入展櫃中才能發揮作用。
四、結語
博物館恒溫恒濕展櫃,所用的材料都為環保型材料,不會對文物有侵蝕、損害現象。各類材料加工、組裝時都以密封性能為著重點,為展櫃控製好溫濕度奠定基礎。安裝溫濕度自動測定儀和控製濕度的設備,保證了文物的安全,減少了文物的修護成本,延長了文物的存放年限。照明采用冷光源設計,避免傳統光源產生的熱量和紅外線對文物造成的損害,保證了文物的完好性;通過燈光效果的渲染,最大程度的突出文物的光彩,達到文物展覽的最佳藝術效果。櫃內置振動報警裝置,確保展品的安全。展櫃美觀大方,經濟適用,施工過程中無汙染,有較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以上內容源自朱莉、趙進(浙江昆侖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物館恒溫恒濕展櫃施工技術》,發表於《中華民居》2012年3月。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