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空調設計(恒溫恒濕空調)_重複
首都博物館的空調設計是根據建築功能和對室內溫濕度的要求進行的。文物圖書館、文物展廳采用恒溫恒濕空調,其他區域采用舒適空調。空調房集中設置恒溫恒濕空調水,排風排至地下車庫,可充分利用排風熱量。項目配備樓宇自控係統,空調空調、水係統均實現自動化控製。
一、項目概況
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正式落成。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恒溫恒濕空調,北靠長安街,東靠白雲路。占地麵積平方米,建築麵積平方米,建築高度36.4米。地上5層,地下2層。博物館裏有一個展廳。、文物庫房、文物修複室、多功能廳、貴賓廳、禮儀廳、餐廳、廚房、車庫、機電室和倉庫等,並設有六級人防(戰時物資)倉庫)在地下二樓。地下二層以下有設備夾層,高度為2.2m,主要用於鋪設設備管線。
2.空調冷熱源
本項目空調設計冷負荷為,空調設計熱負荷為。空調冷源為3台電製冷冷水機組,其中離心機組2台,製冷量為3165kW(900rt),製冷量為1759kW(500rt)變頻離心機組。冷水泵和冷卻水泵分別為三用一備(備用泵為小泵)。3個冷卻塔。市政熱管網提供的110℃/70℃一次市政熱水,由換熱器後的60℃/50℃二次空調熱水代替。該項目還配備了兩台蒸發量為1t/h的燃氣蒸汽鍋爐,用作空調加濕和市政供熱管道檢修季節的生活熱水熱源。蒸汽壓力為0.8MPa。
三、室內設計參數
根據室內溫濕度要求,本項目空調分為恒溫恒濕空調和舒適空調。文物庫房、文物展廳采用恒溫恒濕空調,其他房型采用舒適空調。文物庫房、文物展覽館不僅對溫度和濕度有要求,對空氣粉塵濃度、SOx濃度、NOx濃度也有要求。不同類型的文物對環境溫濕度、空氣粉塵濃度、SOx濃度和NOx濃度的要求不同。恒溫恒濕空調室內設計參數見表1。
4、周邊環境
筆者測量了項目場地周圍環境中室外有害物質的質量濃度,結果見表4。
5.空調係統設計
5.1空調水係統
本項目空調水係統分為兩種形式。舒適空調水係統有兩根管道,冷水溫度7℃/12℃,熱水溫度60℃/50℃;),冷水溫度為7℃/12℃,熱水溫度為60℃/50℃。風機盤管的調節水閥采用電動二通閥,新風機組和空調機組的冷熱水調節閥為電動調節閥。冷熱水總管上有壓差旁通控製閥。
5.2空調係統
為滿足不同功能房間的空氣質量要求,大空間(如禮儀廳、多功能廳等)的舒適空調采用雙管一次回風全風雙風機低-高速空調係統,小房間(如辦公室等)使用風機盤管增加新風係統;恒溫恒濕空調采用四管製、水電兩級再熱、一次回風、全風雙風機低速空調係統。由於絲綢、字畫等文物展櫃內有燈光,會產生照明冷負荷,因此展櫃內也有空調,即大空調環境下的小空調.
5.2.1恒溫恒濕空調
為滿足設計要求,恒溫恒濕空調機組設有以下處理功能段:混合粗濾段、加熱段、表冷段、加濕段、再熱段、活性炭過濾段、靜電除塵段去除中效過濾段、風機段。
見圖1:
5.2.1.1除塵過濾
粗濾段的過濾效率一般可以達到95%,電除塵段的過濾效率一般在80%左右。-95%×80%)=0.094mg/m3,其中0.3916mg/m3為室外空氣粉塵的質量濃度。
空調送風含塵質量濃度(0.094mg/m3)小於表1要求的0.15mg/m3含塵質量濃度值。
5.2.1.2夏季空氣處理工藝
新回風混合後,在表冷段處理至露點溫度後在再熱段再加熱,達到送風ε線上的送風狀態點參數後送入室內.為了精確控製室內相對濕度,精度不超過5%,彌補再熱段熱水盤管熱慣性的不足,在送風管道上安裝了電空氣再熱器,以達到良好的效果。-調整室內相對濕度。夏季空氣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在室內設計溫濕度精度範圍內,高相對濕度線與低溫線交匯處的再熱溫差最大,但不大於2℃,所以空氣電再熱器的再熱溫差確定為2℃。
5.2.1.3冬季空氣處理工藝
恒溫恒濕空調房基本上是一個內部區域,冬季熱濕處理過程的特點是降溫加濕。新風和回風混合後,由表冷段冷卻恒溫恒濕空調水,等溫蒸汽加濕後送入室內。恒溫恒濕空調冬季空氣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5.2.2氣流分布形式
天花板高度低於4.6m的空間采用百葉上送風或散流器上送風,上回風方式;天花板高度高於4.6m的空間采用旋流風口上送上回風方式。
由於展廳內的溫濕度受參觀人數的影響很大,因此將展品布置在展廳送風區,以保證展廳內溫濕度的穩定。
禮堂建築麵積1865平方米。由於建築物的特殊性,送風方式成為一大難題。經專家和業主反複論證,已上報北京市領導審批。下部單層百葉采用集中送風和側送風相結合的方式。大廳內有2台風量/h的空調機組,大門兩側各1個係統,每個係統北側4個噴頭。噴嘴的最大射程為35m,每個噴嘴的送風量為5000m3/h。南側設置單層百葉風口,送風量為m3/h。噴頭送風參數見表5。大廳采用集中下回風方式。
5.2.3自動控製
該項目配備一套樓宇自控係統,空調自控是樓宇自控係統的一部分,冷水機組、冷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空調機組、新風機組、蒸汽鍋爐及給水泵、風機、係統電控閥等均納入DDC空調自控係統。
冷水機、冷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由冷水機供應商提供,提供群控,預留外部接口連接DDC控製主機。根據負載控製單機製冷量和運行台數。
新風機組通過送風的溫度和濕度來控製電動水閥和蒸汽閥的開度;舒適空調機組由室內溫濕度控製,控製電動水閥和蒸汽閥的開度;夏季恒溫恒濕空調機組由室內相對濕度控製。冷水閥為了控製機器的露點溫度,再熱閥通過室內溫度控製送風溫度,回風溫度控製電再熱器微調室內相對濕度;在冬季,冷水閥和熱水閥由室內溫度控製。濕度控製蒸汽閥。
6.工程設計特點
6.1集中設置空調房恒溫恒濕機價格,充分利用排熱
由於建築平麵和立麵的特殊性,全風係統的空調房很難找到合適的位置。考慮到建築北立麵外有下沉水景庭院,水景庭院外有地下車庫,在水景庭院下方的地下二層設置了一個長形中央空調房,16台空調(占空調機組)的安排。45%的單位),從水景庭院取新鮮空氣,將空氣排到車庫。既避免了排風和進風管過長的問題,又能充分利用空調排風的餘冷餘熱恒溫恒濕空調機,使車庫擁有冬暖夏涼的舒適環境。缺點是沿風道的阻力損失和冷熱損失較大。
本項目共有3台全空調空調機房,空調總台數35台。
6.2有一台製冷量為1759kW(500rt)的變頻冷水機,可在較大的冷負荷範圍內實現冷水機組的變頻調節,減少部分冷負荷時的電力消耗。
6.3配備蒸汽鍋爐排汙節能裝置,可降低出水溫度,回收餘熱。
蒸發量小於4t/h的家用蒸汽鍋爐一般不進行連續排汙。項目選用國外蒸汽鍋爐2台,蒸發量為1t/h,需連續排汙。傳統的汙水連續冷卻池方法是加自來水降溫,既浪費水又浪費熱量。本項目在軟水箱中設置了一組換熱盤管。熱交換後,鍋爐汙水溫度降至30℃排放,餘熱回收。
7、設計經驗
7.1本工程冷、熱、濕負荷計算比較準確,空調係統的選擇比較合理。經過冬季運行試驗,各房間的溫濕度等參數基本滿足設計要求。
7.2將30台空調集中布置在3個大型空調機房內,其中2個機房設在地下二層,1個設在展館入口過道夾層。節省每一寸土地的建築麵積和金錢,並能有效利用排風。
7.3選用製冷量為1759kW(500rt)的變頻冷水機組,可在大範圍內調節製冷量,耗電量低。
7.4蒸汽鍋爐排汙節能裝置很好地解決了排汙問題。
7.5展櫃空調方式合理,效果好。
恒溫恒濕機生產廠家:
谘詢熱線
133-6050-3273